把人才的規模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,應當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,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,在擴渠道、促匹配上下功夫。不少企業快速發展,崗位缺口蘊藏著就業機會。越是科創企業、高新企業,越渴求具有專業素養、創新能力的人才,也越有潛力釋放出新崗位。因此,必須從高質量發展中開拓高質量就業的空間。從合肥高新區的實踐看,不少缺乏知名度的初創企業,經過高新區與相關高校前期推介、專場招聘會展示后,招聘效率大為提升。中小微企業、初創企業吸納就業潛力很大,相關部門應創造性開展工作,多渠道開發崗位、多方面強化保障、多舉措提供幫扶,助其打通招聘“最后一公里”,持續提高企業求賢攬才的能力。

閉門造車意味著落后和被淘汰,開放合作才能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,要強化創新體系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。對內來看,創新需不斷從市場獲得用戶反饋,摸著“反饋”過河;對外來看,創新需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,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,僅依靠國內資源關起門來搞創新,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。競爭是產業保持活力的源泉,只有全面參與國際競爭,積極擴大全球“朋友圈”,持續推動開放合作,才能構建起充滿活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。

首先是提供加密網絡通信服務。為幫助中東地區部分國家的抗議者保持聯絡暢通,同時避免被跟蹤和抓捕,美國公司(據稱具有美國軍方背景)研發出一種可以接入國際互聯網又無法追蹤的TOR技術(“洋蔥頭”路由技術,The Onion Router)。相關服務器對流經它們的所有信息進行加密,從而幫助特定用戶實現匿名上網。該項目由美國企業推出后,立即向伊朗、突尼斯、埃及等國的反政府人員免費提供,確保那些“想動搖本國政府統治的異見青年”在參與活動時,能躲避當地合法政府的審查和監視。
